江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江西省版权局)

推动文化繁荣新闻发布会
2017年12月14日

来源: 江西省人民政府网 编辑: 徐前程 发布时间:2017-12-14字体:[] [][关闭][打印]
  

 
  

新闻发布会现场(文颖 摄)  

  12月14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文联、省社联联合召开推动文化繁荣新闻发布会。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池红,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巡视员刘玉东,省文联党组书记郑翔,省社联党组书记、主席吴永明介绍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并回答记者提问。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陈惠龙主持发布会。

  陈惠龙: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为继续兴起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根据中宣部通知要求和省委部署,我们近期连续举办“贯彻十九大 开启新征程”专题新闻发布会,专题新闻发布会一共有5场,今天是第二场:推动文化繁荣新闻发布会。今天上午,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池红先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巡视员刘玉东先生,省文联党组书记郑翔先生,省社联党组书记、主席吴永明先生,请他们来介绍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并共同答记者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赣媒体、境外驻赣媒体和省市新闻媒体,共计38家新闻单位。其中,手机江西台、江西手机报、凤凰江西等正在做融媒体直播。

  下面,先请省文化厅池红厅长介绍有关情况。

   

  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池红(文颖 摄) 

  池红: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

  十九大报告以宏大的视野、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思维、创新的理念,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是文化部门今后一段时期肩负的历史使命。面对新目标新任务,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辩证分析发展现状,明确发展思路方向,我们有以下认识:

  过去几年我省公共文化服务快速跃升,但从整体上看在全国排位比较靠后,总体情况为 “省级设施不全、市县仍有差距、乡镇效能不高、村级服务较弱”,未来几年补齐短板实现进位赶超完全可能;过去几年我省艺术创作生产成果丰硕,但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精品力作不多,未来几年找准方向艺术创作大有可为;过去几年我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绩显著,但保护利用整体水平仍然不高,未来几年抓住机遇建成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高地现实可行;过去几年我省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增长,但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不强,未来几年创新思路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具备基础;过去几年我省对外文化交流成效明显,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大,未来几年立足资源打造文化交流品牌具有独特优势。

  建设江西文化强省,要按照十九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这条主线,转变文化发展理念、方式和路径,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

  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满足美好生活需要,要高度重视繁荣文艺创作提供精神引领的问题。未来几年,一是要用好资源。打好艺术创作“三张牌”,其一立足国内,弘扬革命文化,打好红色文化牌;其二面向世界,策应“一带一路”建设,打好陶瓷文化牌;其三彰显特色,突出地域文化,打好戏曲文化牌。二是要创新机制。探索艺术作品所有权与创作权分离,积极实施院团股份制、创作项目股份制、创作公开招标制、创作众筹制,凝聚全社会创作资源。三是要整合力量。一方面要整合省、市、县三级国有创作力量,另一方面要整合国有创作力量与社会创作力量,凝聚强大创作合力。

   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满足美好生活需要,要着力解决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未来几年,一是推动省级设施跨越发展。高标准建设省文化中心、文化“大码头”,推动省群艺馆、省非遗展示馆建设,着力形成省级文化场馆龙头带动格局。二是推动市县设施提档升级。引导市、县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加快新建或改造步伐,推动市、县文化设施提档升级。三是推动基层设施提质提效。整合资源加快建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运行高效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设施,把基层文化设施打造成广大群众求知、求富、求乐、求美的重要阵地。

  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满足美好生活需要,要着力深化文化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提供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要把提高文化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产业发展主攻方向。一是要完善发展平台。推动设立省级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组建江西文化产权交易所,搭建文化创新创意展示平台,完善文化要素市场。二是要培育消费市场。出台文化消费政策,推进国家级、省级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扩大城乡文化消费。三是要培育龙头企业。培育壮大江西文化演艺发展集团、江西文创产品研发中心等文化龙头企业。四是要突出产业特色。着力打造文博、非遗、传统技艺等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创建文化创意乡村、文化特色小镇。

  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满足美好生活需要,要着力推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文化遗产这个“富矿”释放出新时代发展的“动能”。一是要突出革命文化。这是我们的优势,要抓好革命遗址、红色文物和标语的保护利用,实施红色记忆工程、长征线路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着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二是要传承历史文化。抓好大遗址、传统古村落等文物资源的保护利用,打造在全国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区。三是要传承活态文化。大力建设戏曲文化、地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大力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四是要筑牢传承创新基础。加快建设文物保护研究利用基地,加快创设文化遗产学术研究平台、成果转化平台。

  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满足美好生活需要,要极其重视文化人才培养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要把人才兴文战略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实施高校定向培养一批、培训轮训提升一批、公益岗位充实一批、志愿服务发展一批的“四个一批”人才模式,切实解决文化人才短缺的问题,让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陈惠龙:谢谢池厅长的介绍和发布!接下来,请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刘玉东巡视员介绍有关情况。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巡视员刘玉东(文颖 摄) 

  刘玉东: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业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全面部署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整个行业事业规模、产业实力和服务大局能力显著提升。具体是形成了五大体系。

  一是形成了具有较强传播力影响力的现代传媒体系。全省现有图书音像电子出版单位9家,互联网出版单位13家,报纸出版单位69家,期刊出版单位165家,广播电视播出机构101个,还涌现出了江西手机报、江西手机台等一批新型融媒体。

  二是形成了种类齐全的内容制作生产体系。去年,全省出版图书超过1.2万种;生产电影故事片5部、电视剧2部52集、电视动画片676分钟。推出了一大批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的优秀作品,电影《建军大业》《老阿姨》、广播剧《反腐第一枪》、图书《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树立了主流作品创作生产新标杆,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三是形成了覆盖广泛的现代传输发行覆盖体系。建成了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混合覆盖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络,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8.04%、98.83%。全省三厅以上影院达301家,电影银幕总数达1519块,实现了县级三厅数字影院全覆盖。2017年全省电影票房可达11.5亿元,观影人次可达3800万。全省出版物发行网点达5275处。

  四是形成了结构完善的产业体系。全省有印刷企业3630家,光盘复制单位5家,出版物发行单位2331家,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单位204家,省直上市企业达到3家。2017年,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营业收入可达1500亿元,比2016年增长16%,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对我省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五是形成了基本配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省有农家书屋1.7万余家,实现了农家书屋“村村有”。推动广播电视由“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户户通”用户超过140万户。2016年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达到27.7万场,实现了行政村和农村中小学校全覆盖。全民阅读活动持续深入,“书香赣鄱”系列主题阅读活动在全省蓬勃开展。

  党的十九大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九大的部署,以新时代的新要求,进行新创造、实现新发展,不断提高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的传播力和创造力,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积极的努力和应有的贡献。具体来说,就是坚持“五个围绕、五个着力”:

   一、围绕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着力形成舆论引导新机制。重点是抓“三个强化”:一是强化理论研究和传播。加强理论图书出版、学术报刊和广播电视理论栏目建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二是强化手段创新。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报网、台网融合和 “赣鄱云”智慧平台建设,推进省、市级广播电视台高清制播能力建设,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三是强化阵地管理。坚持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导向把关上同一个标准、同一个尺度,深入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等专项治理,不给错误观点提供传播渠道。

  二、围绕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着力攀登文艺创作生产新高峰。重点是抓“三个激发”:一是激发内容的核心竞争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江西故事,走出一条以江西优质文化资源打造精品力作的新路子。二是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深化文艺创作生产体制机制改革,不断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新闻出版广电文艺事业的发展,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文艺创作生产的新型局面。三是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在人才培养上打破传统模式,多层次、多形式助推江西新闻出版广电文艺新生力量的崛起。

   三、围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着力造就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发展新优势。重点是造就“四种优势”:一是全面深化改革,造就体制机制优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2020年,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0亿元,力争达到2500亿元。深化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改革,推动组建江西广电传媒集团、江西报业传媒集团,支持中文传媒公司等企业开展国有文化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允许社会资本参与对外出版、网络出版,允许以控股形式参与国有影视制作机构改制。二是加快高新技术运用,造就技术优势。大力发展包括数据库、动漫、AR、VR体验等形式的数字出版产品和网络视听产品,培育数字出版、网络视听、网络电视、电子票务、电影院线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三是充分发挥江西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造就内容优势。加强古籍出版,建立出版、规划、资助、人才培养多环节一体化的古籍整理出版和创造性转化体系。充分发挥“江西风景独好”的旅游文化资源,打造区域性文化产品、版权产品大型展会和文化论坛。四是全力建设国家级产业基地,造就基地优势。建设好江西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使之成为高端创意产业的承载平台、推动开放发展的重要抓手。建设好国家级印刷包装基地,推动对现有传统印刷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换代,推动实施绿色印刷。建设好国家级版权示范基地,强化景德镇陶瓷、南昌版画、萍乡茶叶包装、上饶雕刻以及上犹、黎川油画、南康家具设计等地方特色版权保护。

  四、围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着力建设新闻出版广电公共服务新体系。重点是推动“三个提质增效”:一是推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质增效。巩固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成果,继续实施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启动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加速推进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完成贫困县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的建设任务。二是推动公共文化活动提质增效。培育和巩固“书香赣鄱”品牌,组织开展“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和其他时间节点的特色活动。推进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改革,全面推行“菜单式”订片、“点播式”放映。三是推动公共服务体系提质增效。加强与各方面力量的统筹协调和各部门资源的有效整合,推进共建共享共用。鼓励各地探索推进数字农家书屋建设,推广“农家书屋+电商”等惠民便民服务。

   五、围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着力营造推动新闻出版广电跨越发展新环境。重点是抓“三个环境”:一是不断净化文化环境。建立省“扫黄打非”监管指挥中心,加强对报纸、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的监管,规范网络出版和视频节目播放,深入开展“清源”“净网”“护苗”“秋风”四大专项行动和版权“剑网”行动。二是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建立公平竞争保障机制,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有序流动、平等交换。严格产品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制作质量的强制性标准,建立健全市场主体行为规则和监管办法。三是构建更加完善的政务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加快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力争让群众办事“一次不跑”。推进省版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二期)建设,实现省内版权登记作品信息在全国共享。

  陈惠龙:谢谢刘局长的介绍和发布!接下来,省文联郑翔书记介绍有关情况。

   

  省文联党组书记郑翔(文颖 摄) 

  郑翔: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

  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省文联学习贯彻十九大,繁荣文艺创作的工作举措。

  在党的历届全国代表大会中,十九大报告首次对文艺成就进行单独表述,首次对文艺工作进行单个章节部署,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艺工作地位和作用的高度重视,对文艺工作寄予的深切期待和殷殷重托。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江西文艺界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省文联当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繁荣文艺创作的思路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改革中创新文联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书写人民伟大实践,记录时代巨大进步,把“中国梦”的时代主题融入文艺创作,努力推出更多富有江西特色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优秀作品。

  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在全省文艺界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教育活动。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我省文艺界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和部署,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意义、历史地位、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创作、推动工作。在组织开展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还要组织广大文艺家创作一批适合在基层开展的、以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内容的文艺节目,主动走近基层、主动深入群众、主动宣传群众。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配合全省组织开展的学习教育活动并向全省人民汇报江西文艺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工作成果。

   第二,加强组织,繁荣创作,努力推出更多江西特色的精品力作。发挥文艺的独特作用,切实做到“文以载道”“艺以弘道”“评以卫道”,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精品战略,建立全省文艺创作题材库,做到实施一批、准备一批、酝酿一批,为繁荣创作、孕育精品提供必要条件。完善文艺家深入生活长效机制,建立适应新时代特点的选题论证、策划实施、扶持创作的方式方法,把传承与出新有机地结合起来,鼓励文艺家扩大交流、开阔眼界,做到多学科、多艺术门类的集成。结合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精心组织开展各种主题文艺创作活动,特别是要着眼我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伟大实践,突出现实题材文艺创作,聚焦时代、观照时代、反映时代,生动反映我省改革实践、重大工程建设、脱贫攻坚等,充分反映各条战线的新成就新面貌。以文艺的样式反映江风益、支月英等先进人物和事迹。

  第三,在改革中不断推进文联工作创新。认真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职能,扎实推进文联深化改革工作。一要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努力做人的工作,通过加大扶持、引导工作力度,把文艺工作者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听党话、跟党走,从而繁荣创作,服务人民。二要加强会员管理,推动行风建设。在文艺界倡导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激浊扬清,净化行业风气,促进文艺事业健康发展。三要探索建立“互联网+文联”“互联网+协会”的工作模式。打造江西网上文联,使之成为推进文联工作的新桥梁、团结文艺家的新纽带、展示江西文艺成果的新窗口、繁荣江西文艺事业的新平台,促进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融合发展。

   第四,培养人才,壮大队伍,努力打造一支有影响的“文艺赣军”。目前,省文联有14个文艺家协会,国家级会员2000多名,省级会员1万多名,基层会员近10万名,这些文艺家为我省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们还应看到,我省文艺家在全国举足轻重的领军人物、名家大师还不太多,我省文艺家队伍还必须进一步地发展壮大。一是建立健全符合政策和群团工作特点的人才引进机制,畅通绿色通道,引进拔尖人才。二是建立健全人才发现推选机制,完善选拔条件,改进评选办法,推出优秀青年人才。三是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构建文艺领军人物的后备人才储备,加强培训和跟踪服务,不断壮大文艺人才队伍。四是加大对新文艺群体的团结引导力度。把“景漂”艺术家等体制外的艺术家,把网络文艺和网络文艺工作者、网络文艺爱好者纳入文联工作服务对象,加大团结引导扶持力度,使他们成为“文艺赣军”新的组成力量。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省文联将团结引导全省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认真贯彻新时代文艺事业的各项工作部署,立足江西丰沃的创作土壤,创作更多优秀作品,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贡献文艺的力量。

  谢谢大家!

  陈惠龙:谢谢郑书记的介绍和发布!接下来,省社联吴永明主席介绍有关情况。

   

  省社联党组书记、主席吴永明(文颖 摄) 

  吴永明: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围绕这一重大决策部署和要求,省社科联将团结带领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围绕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重大论断,结合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大力组织普及宣传,深入开展理论研究,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西篇章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第一,省市县三级联动,举办科普活动周暨学术活动周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于10月30日至11月5日共同举办了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为主题的2017年江西省社科普及宣传周暨学术活动周活动。全省各地300多家单位深入机关、农村、企业、学校、社区、军(警)营,举办了423场各类活动,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式、全方位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

  第二,建设“学习讲堂”,实施“六进”活动,出版学习读物,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一是充分利用我省基层宣传宣讲的扎实基础,建设遍布城乡的“学习讲堂”,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努力提升公众人文社科素养。二是打通理论下基层“最后一公里”,实施“六进”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机关、学校、农村、企业、社区和军(警)营。三是分类出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科普及读物,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化、通俗化、普及化。

  第三,用好用足《江西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规定要求,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江西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于11月30日经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截止目前,我省是全国第十个单独出台社科普及条例的省份。《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省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进入了法治化轨道,同时将为全省开展社科普及工作特别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深入人心提供有力保障。

  二、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创新繁荣江西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第一,启动研究工程,推出研究成果,出版研究著作,创新繁荣江西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一是启动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程”,布局一批重大研究选题,聚全省社科界之力,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二是在“三报一刊”推出一批高水平理论研究成果,在全国学习热潮中发出江西理论界的声音。三是有重点地推出一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著作,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着力提升江西哲学社会科学在全国的影响力。

  第二,深入推进六大省级项目平台建设,创新繁荣江西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我们将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龙头,以省级社科规划项目为抓手,继续深入推进六大省级项目平台建设,扎实推动我省理论创新。一是利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招标课题,深入研究我省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积极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咨政参考。二是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新型智库专项课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是开展“十三五”年度规划项目研究,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切实增强我省学术研究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着力打造优秀“理论赣军”。四是深入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论研究创新工程”,引导博、硕士研究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着力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五是利用青年博士基金项目,加快形成青年社科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着力培养一批政治方向正确、理论创新丰富、社会贡献突出、引领作用明显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六是深化江西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推动《江右文库》出版工程,打造我省文化强省建设工程的标志性成果。

  三、加强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江西篇章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江西新型智库建设的实施方案》,省社科联承担了我省新型智库建设的大部分任务。去年,我们专设“智库建设与成果管理处”和“省情研究中心”,负责引导和组织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战略研究和对策探讨。目前,我们正在制定《江西省重点新型智库建设管理办法》《江西省新型智库理事会章程》等一系列制度,将在全省范围内遴选建设一批省级专业化重点新型智库,并成立江西省新型智库理事会。同时,还将建立智库评价机制,打造新型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引领新型智库建设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采取“首席专家+团队”发展模式,打造一批熟悉省情民情、善于政策研究,具有专业化素养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端智库人才团队;建立智库成果统一审核报送机制,汇编《智库成果专报》,定期报送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有关部委;加强智库研究专项课题建设,设立“智库优秀成果奖项”;建设江西省新型智库数据中心,构建智库数据共享平台,推动跨领域、跨部门、跨智库的信息互通、成果共享。

  陈惠龙:谢谢吴主席的介绍和发布。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答记者问。提问请举手,并作简要的自我介绍。谢谢!

   

  中新社记者(文颖 摄) 

  中新社记者:池厅长,您好!刚才您从顺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高度,系统阐述了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方法路径。按照党的十九大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围绕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任务,文化部门有哪些具体的目标、思路和举措?

  池红:基于以上思考,未来几年,我们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关键,以提升文化供给能力为主线,深入推进“652”文化发展目标任务。

  1.建好六个中心(集团)。一是省级文化中心,打造国内一流的省级文化场馆;二是与文化部合作共建葡萄牙里斯本中国文化中心;三是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建设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文物保护利用综合体;四是建设集创作、展演、展示、传习、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地方戏曲保护传承展示中心;五是省文创产品研发中心,推动全省文创产品研究、开发、营销和推广;六是江西文化演艺发展集团,打造在全国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国有文化演艺企业。

  2.实施五大工程。一是实施艺术精品工程。创作一大批舞台艺术精品,有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等全国性大奖,策应“一带一路”建设创作2台面向国际演出市场的舞台艺术作品;二是实施遗产保护工程。重点实施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景德镇中华陶瓷文化遗址、传统古村落、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商周文化遗址以及非遗和古籍保护利用工程。三是实施戏曲振兴工程。突出打造汤显祖戏曲艺术品牌,打造赣剧、采茶戏生态实验区,深入实施戏曲进校园工程。四是实施文化创新工程。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深入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五是实施人才培养工程。着力打造一支有实力、有影响的“文化赣军”。

  3.打好两大攻坚战。一是打好文化小康攻坚战。全面贯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全面落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重点在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引导、建立文化小康督导评估机制上发力。二是打好文化产业攻坚战。大力推动文化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点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培育文化龙头企业、建立产权交易平台、扩大文化市场消费、搭建创新创意平台等方面发力。

  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到2022年文化发展短板得到进一步补齐,文化发展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文化供给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文化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美好,江西文化软实力更加突出,文化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谢谢大家!

   

  人民网记者(文颖 摄) 

  人民网记者: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那么,我省新闻出版广电系统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刘玉东:谢谢这位记者朋友。我们将以新时代的新要求,通过抓好精品创作、搞好公共服务、促进转型升级,不断加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抓好精品创作。我们将一如既往大力实施精品战略,鼓励精品、鼓励原创。2018年我们将精心策划和出版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图书选题,争取更多出版选题列入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主题出版、“三大奖”和国家出版基金等国家项目。积极实施影视精品孵化计划,拍摄10余部影视剧。举办“中国梦·江西风景”独好微电影大赛等推动网络文学、网络视听作品方面有新的突破。抓好《为了可爱的中国》、《红游记》、《行走非洲屋脊的江西人》等一批电视动画片、纪录片重点选题生产。通过规划的实施,精心策划选题,配置资源,提供政策扶持,推出更多叫得响、传得开,既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

  二是搞好公共服务。坚持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以惠民工程项目为载体,努力打通“最后一公里”,初步建成覆盖城乡、较为完备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和农家书屋、城乡阅报栏(屏)、出版物发行网点等重点项目,鼓励设立社区书屋,掀起全民阅读新风。抓好全省广播电视高山台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综合运用有线、无线、卫星等方式,加快广播电视由村村通向户户通、优质通、长期通升级,让全省人民看好电视、听好广播。加快建设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程。继续抓好乡镇影院建设,实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和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工程,努力让基层群众看到看好电影,重点在农村、乡镇、县城三个层面着力,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电影公共服务。

  三是促进转型升级。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重点以江西日报等各级党报和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为依托,建设一批导向正确、覆盖广泛、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新媒体融合平台,力争到2020年,省级台基本建立“融合云”平台,设区市级以上广播电视台制作播出基本实现高清化,县级广播电视台制作播出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推进新闻出版广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智慧数字广电和数字出版,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重点产业与文化、教育、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广告等产业融合,打造江西特色的数字广电和数字出版品牌。加快网络内容建设,大力发展网络视听、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文化创意、版权交易等新兴产业。

   

  江西日报新媒体记者(文颖 摄) 

  江西日报新媒体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请问,文艺作品如何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作用?

  郑翔:文艺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培育和践行的有效载体。发挥文艺的独特作用,必须“文以载道”“艺以传道”“评以卫道”。这个“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道,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道、“中国梦”之道、正确的“三观”之道。文艺作品,一头连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一头连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有的文艺作品都要有道,无道的文艺作品是娱乐。文学是一切艺术之母,有着“载道”的优良传统;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则具有传播价值观的天然优势;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镜子和良药,要为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发声。中国人传统价值观的丢失是从废除科举制开始,社会大变革带来了中国人价值观的发展与变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艺创作,必须要引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知、领悟、实践它。我们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文艺作品精神品格更高尚、思想内涵更丰厚、价值取向更鲜明,让人民群众从更多充满正能量的作品里,激发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为追求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提供精神指引。

   

  江西手机报记者(文颖 摄) 

  江西手机报记者:在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江西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过程中,请问省社科联在出成果和出人才方面,还将有哪些具体举措?

  吴永明: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委宣传部的直接指导下,全省社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出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成果和人才。今后我们还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的部署要求,重点在两个方面继续努力。

  第一,着力推出一批社科精品著作。一是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江西的生动实践,进行专题研究和理论总结,推出精品力作。二是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结合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布局一些重大选题,出版一批反映建党、建国和改革开放重大成就的理论著作。三是深入挖掘江西文化的深厚底蕴,整理出版《江右文库》,打造我省文化强省建设工程的标志性成果。

  第二,着力打造一支社科理论赣军。一是实施“社科领军人才培育计划”,主要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布局重大社科研究项目,培养造就一批在人文社科领域有突出成就、在国内有影响有地位的社科领军人才。二是实施“中青年社科专家培养计划”,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理论功底扎实、学术造诣精深、勇于开拓创新的中青年社科专家队伍。三是深入实施“青马工程”,引导博、硕士研究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陈惠龙: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领导、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相关材料已经印发给了大家,并提供了电子版。如果还有什么问题,会后可以向有关领导进行咨询或专访。预告一下,专题发布会的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将于下周二上午9:30继续在这里举办。

  今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